?
智慧城市
首页
>> >> 信息化推进科 >> 智慧城市
威海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概览

发布时间:2018-03-14 15:5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经信委 字号:[ ]


摘要:通过总结威海三年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威海智慧城市在惠民服务、在线政府、城市治理、信息经济和安全体系方面的主要项目和功能。威海智慧城市创建具有典型示范性,在智慧城市组织统筹、整合资源、投资多样性、运营服务保障、创建推进模式及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推广价值,可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威海;智慧城市
引言
自2012年山东省启动智慧山东和2013年国家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三年来威海在国家和省大力支持下,制定了强基、善政、兴业、惠民4大建设目标,开展了5个方面48个项目建设,完成了7类资源整合,引入了PPP模式,形成了4类12项可复制的经验。获得5项国家级试点荣誉,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十大智慧城市”,三年来获得行业大奖18项,获国家3000万元信息惠民建设资金支持。“威海模式”被住建部、科技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在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试点经验交流会等19场国内外重要论坛上做了主题发言。
1、三年来工作进展
1.1、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方面
市民网。2013年神州数码和威海北洋合资成立的智慧北洋公司,以市民对政务和公共信息消费为核心,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采用云服务方式聚合政务、公共和便民服务资源,通过PC、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多渠道融合服务体系,采用市民个人主页主动推送个性化的信息产品和消费内容,建设了市民网。市民网采用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以我为中心,包含三大板块。我的声音含微观、咨询、调查;我的空间含我的信息、我的足迹、我的资料库;我的服务包括账单、户政、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婚育、行车、医疗、出行、旅游、文体、居家养老等众多服务主题。到2014年底,市民网已上线1263项服务,其中办事类538项,资讯类725项。到2015年底,提供服务1519项,政务类650项、公共类133项、便民类736项。市民实现从一个窗口办事到一个终端办事的升华,访问量突破170万次,入选2015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应用案例汇编,获2015年度中国计算机用户创新应用成果“十大创新应用成果奖”。
市民卡。以一年一大步,三年全覆盖为目标,建设一卡(市民卡)、一网(市民网)、一库(大数据库)、三平台(运营管理、互联互通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网络体系;连动金融IC卡、居民 健康卡、城市通卡三卡合一的应用推广,推动一卡多用,实现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居民健康服务、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文化服务等六大应用,年内发卡50万张。
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由威海祥云实业公司和移动于2012年共同投资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按照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办,企业支撑,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公共、公益及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家政、养老、医疗、维修、导购、房屋租赁、人才招聘、法律、生活百事等24大类1024项公共、79项公益、200余项有偿服务资源,通过语音服务模式,向居民提供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中心不向服务企业收取加盟费,对市民也不收取服务费,拨打按市话收费。且市民还可免费得到一部终端,只要户籍和居住地均在平台已覆盖区域,且申请者是60岁以上老人,每月还将由政府给予10元话费补贴。由于终端的发放是实名,对老人的住址、病史都有清晰的记录,当老人出现意外时,通过12349施以援助比120还要及时、准确,由此获得了居民特别是老人及其子女的广泛赞誉。去年,呼叫总量60.1万次、入网居民29.8万人(老人15.62万人)、加盟服务企业3139家、上门服务8.2万次、救助283人、发放终端9.2万部、登记志愿者 9802人、社会组织299家、整合服务热线80余条、每月为1926户特殊人群提供8万小时服务、居民满意率达99%。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最终验收,入选2015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应用案例汇编。
智慧社保。作为国内医保信息化最早实施城市,通过转变人社系统业务集中经办模式,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各类民生服务真正延伸到街道和社区,惠及全市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险种280万参保人,已发放职工、居民社保卡共计127余万张,参保率达99%以上。
智慧公交。完成智能调度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100%营运线路、100%营运车辆,实现智能调度运行、GPS定位和自动语音报站,通过手机、PC、数字电视提供车次、位置、到站、导换乘查询和最优路线、到站提醒等智能化服务,日均访问超过5.2万次。新增电子站牌138套,实现公交枢纽电子站牌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1%。
智慧教育。升级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交互式多媒体教室改造率达100%,录播教室覆盖全市100%学校,全市计算机初中生机比由8:1提高到7:1,高中由7:1提高到6:1。完成教育网络空间、教育资源和移动终端三个服务平台建设,为全市26万师生提供免费个人空间和教育资源服务。在19所学校进行智慧校园试点,开展电子书包、翻转课堂等特色应用,为师生、家长提供智慧泛在的教育学习环境,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智慧社区。按照区—街道—社区—网格4级管理,7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412个网格自助式健康小屋,已为5万多名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根据楼宇图,对网格内人口、家庭、疾病、签约服务人群、重点服务人群一目了然。依托有线电视,搭建三大信息平台,实现政企民全面互动,已在20个小区示范推广,威海被山东广电确定为省内首家广电系统智慧试点。今年完成 19 个省级绿色智慧住区(社区)建设。
智慧家庭。市民通过拨打12343服务热线或访问幸福威海网,为市民提供了40多个大项、200多个小项的一站式家庭生活服务。
1.2、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方面
作为国家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建设试点示范地区,通过七个整合提供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务服务。
数据。以威海云计算中心为标志。中心由北洋集团投资6千万元承建,按国家A级标准建设,面积1300平米,满载标准机架144个,PUE值1.7。中心于2013年11月运营,获该年度中国数据中心优秀方案设计奖。2014年1月,与省云计算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互为灾备中心。投资1550万元建成电子政务云,已整合市直电政、交警、公交、图书馆等单位的机房、服务器和市直245个政务外网、90个政务网站和40个业务系统,年节省财政资金达千万。以此,实现了除政法、中央省属以外的威海全市域物理、数据资源的整合。
语音。依托12345市长热线搭建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了46条政务服务热线;依托110搭建应急联动平台,整合了28条应急热线;依托12349居家服务系统搭建便民服务平台,整合了600多条行业或企业特服热线。
视频。聚合了社会治安、交通、执法、森林防火、其他行业五大类,共计1.5万多个视频终端。
政务网站。通过政务云平台和网站群建设,已整合90个单位的政务网站。
移动APP。依托市民网,已整合42个单位500多项政务和公共服务及700多项便民服务资源的APP应用。
自助终端。为有效解决终端建设中存在的重复建设、各自为政弊端,有效提高终端便民惠民水平,完成了终端整合建设方案。
项目。如食品安全监管,业务链含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涵盖农业、畜牧、水产、粮食,商务、工商,食药监、公安、质监近十个部门。按以往做法,各部门都要建设各自的追溯或监管系统,即使采用云计算解决了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整合,但应用软件还是存在各自为政问题。为此我市提出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部门监管业务需求,其他部门不再建设类似功能的平台,实现了按业务流程而非部门建设的系统整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15年10月19日至20日在威海召开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规模种植养殖基地、屠宰厂、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7类、346个流通节点部署,市民在家家悦294个超市、西城等3个农贸市场、市机关食堂等20个单位可获取信息溯源服务。
1.3、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方面
公共安全。建成监控探头15.3万台,联网1.5万台,探头平均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3台(城区87台)。建设20万路公共视频共享服务平台,安装100套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实现视频监控一机一档建设。去年通过该系统破获刑事案件1684起,协助处理群体和突发事件31起、交通事故3106起,服务政府2807次,服务民生6152次。
智慧交通。建成智能管控平台和8个应用系统,整合和实时监控路况事件天气等情况,自动识别重点车辆并报警,每5分钟发布重点路口路段信息,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高峰路网平均车速同比提高17.57%、13.99%,早、晚高峰路网平均延误同比下降16.76%、16.01%,平均拥堵时间下降17.78%。每年为用户节省出行时间7016.5万小时,带来社会经济平均量化效益为28.83亿元。获山东省智能交通系统综合评价第一名,获奖金1278万元(全省1/7),山东公安科技进步一等奖。
智慧城建档案。含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城建档案归档系统、勘察现场数据采集和建设项目流程数据采集系统。覆盖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6大类、共计14787公里管线数据,已有联网用户47家,累计点击查询6万多次。已挂接73个工程的967卷档案,共计96G数据。获2015年山东省地球物理科学技术 一等奖。
智慧水务。建成供水管线数字化平台和供排水调度指挥系统,与热电、通信、燃气等管线实现信息共享,提供现场数据实时采集、自动报警、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完成1200公里管线入网及普查工作,实现对水厂、水池、管网、泵房等现场数据实时自动检测采集。
智慧供电。作为山东省光纤到户智能用电小区、电水气热“四表合一”双试点市,投资13.6亿元建成智能供电平台,131万客户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和电费自动核算;开展光伏储能微网、光导照明、节能路灯、智能用电控制、充电桩、居民家庭能效服务六位一体智能供电服务,初步建成绿色清洁能源、智能互动用电和社区公共服务三大智能服务体系。提出电、水、气、热四表合一采集设想,组织制定四表合一采集通讯规约、集中器硬件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完成四表合一现场改造和调试。
智慧燃气。建成数据采集与监控、智能管网巡检与应急抢险系统,93个远程数据采集点覆盖市区和东部滨海新城等重点区域,实现对整个燃气输配系统压力、温度、流量实时采集、传输和监控,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设置压力、温度、流量超限实时报警功能,自动计算一个周期内流量,并可对不同站点的数据进行实时比对。
智慧供热。建成山东省最大的低温循环水智能调节平台,是山东省最大的智慧热网系统,实现热源,换热站,楼栋单元热力入口,热用户四环节智慧化监控。完成改造安装楼道智能电动调节阀12380个,安装户内温控阀33万个,服务用户30万户,供热机组效率提高35%,节能27.6%,年实现利税7148万元,减少热源投资 1.2 亿元。减排二氧化硫 1992 吨、氮氧化物 581 吨、烟尘 1660 吨。
1.4、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方面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云,投资2344万元配备各类软硬件130多台套,智慧交通、智慧公交、智慧旅游,以及供水、供电、城建档案等20多个公共服务系统已入驻。工业设计云,与北京数码大方合作,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在线工业云服务,已培训设计人员1千名,并在80多家企业开展试用。
企业引进。通过与电子科大合作,去年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山东省(威海)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成为省内继济南、青岛、潍坊之后的第4家省级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出版整体解决方案”已全面推向市场,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18家单位使用其核心技术,并出口到台湾、日本。已完成销售合同1500万元。培育的中农信达信息技术公司作为中国三农信息化第一品牌,成为国内智慧农村建设的中坚。
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由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指导,威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基于部分政府开放数据和市民网信息资源,整合政务、公共和互联网数据,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大数据互助共享协作体制,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大数据创新体系,营造大数据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创业氛围。央视晚间新闻以“山东威海:政府大数据助力创业创新”予以报道。
国家(威海)计算机外设产品产业园。外设产品现已发展到12类100多个品种。打印机及关键零部件、光纤光缆、传感器、智能热计量表等产品已形成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激光打印机、专用打印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8%和10.9%,热敏打印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2.2%,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世界市场占有率达6.7%。去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1087亿元,同比增长17%。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伴随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威海口岸在中韩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方面优势明显。2015年3月,中韩海运跨境电子商务一般出口模式在威海启动,威海成为国内首个启动中韩海运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的城市。截至今年三月共验放出口清单18.7272万票,货值人民币1.27亿元。2015年5月举办了中韩(威海)电商大会。
1.5、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方面
信息安全管理。全面排查重点部门、行业业务系统,严格落实国家、省有关信息网络安全规定,建立威海互联网应急保障、动态巡维、数据备份、等级评测等多重安全管理机制。
信息安全产业。邀请方滨兴院士来威指导,推动渔翁信息公司与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开展合作,联合建设信息安全实验室,为智慧威海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和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信息安全应用。云计算中心应用国产安全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防护及核心交换设备,通过信息安全ISO27001认证,达到7×24小时运维能力。政务云平台统一部署安全网关、准入控制等系统,达到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3级标准。
2、取得的成效和成绩
2.1、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方面
威海信息惠民通过整合政务、公共和便民服务资源,针对不同人群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例如市民网主要为中青年人服务,呼叫平台主要为中老年人服务,使市民真实感受到了信息惠民的力量。《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发展评价指数报告(2015版)》,威海列全国地级市第3位。威海成为国家首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并通过了中期汇报,获国家3000万元的建设启动资金支持,在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经验交流会上做了经验交流。
2.2、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方面
中国威海政府网站连续14年在全国绩效评估中位列前20位。电子监察系统被中纪委、监察部确定为5个典型予以推广。威海被原国信办确定为全国政务信息资源调查试点,在全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2.3、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方面
威海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第一批国家园林城市、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环境人居奖和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
2.4、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方面
从反映信息消费的指标看,2015年威海信息消费规模、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四项指标的人均值,分别高出全国人均1.07倍、2.34倍、1.68倍和1.24倍;阿里公布的中国城市电商发展指数,威海列50位,中国网络零售百强城市57 位,较经济总量百强城市的68位,分布提升了18位和11位,说明信息消费已成为威海经济的有力拉动者。威海成为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市。
2.5、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方面
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技术实验室获中国信息安全中心资质认证。
2.6、取得的成绩
国家调研。2015年6月13日,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考察威海智慧城市建设情况。2015年7月6日,财政部全国第二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研究班,考察威海智慧城市PPP模式建设进展情况。2015年7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智慧城市政策创新研讨会,选定广州、深圳、威海等全国8个城市参加会议。2015年9月8日,国家住建部、科技部联合在威海召开“国家智慧城市案例调研座谈会”。2015年12月10日,国家住建部在威海召开有北京、上海等13省市参加的2015年度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智慧威海入选国家智慧城市案例。
媒体报道。2015年8月10日,新华网在头版刊登“威海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全面报道了威海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肯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威海模式”。央视以“山东威海:政府大数据助力创新创业”报道了威海政府数据开放。山东电视台分别以“威海:创新大赛激活沉睡的数据”、“智慧的城市便捷的生活”,大众日报“威海:数据开放驱动创业创新”。
业界荣誉(18项)。2013中国智慧城市推进杰出成就奖、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2014年中国十大智慧城市、2014年智慧城市领军城市、2014-2015年度推动云计算行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奖、2015智慧城市5周年贡献奖、2015智慧城市惠民发展优秀城市、2015年度中国10大智慧城市、2015智慧城市建设进步奖、十二五中国信息惠民领军城市、十二五中国智慧城市推进贡献单位、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2015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发展优秀城市、Cloud China 2016云帆奖:年度云计算应用优秀实践单位奖、Cloud China 2016云帆奖:云计算突出贡献人物奖、2015年度中国计算机用户创新应用成果“十大创新应用成果奖”、2015-2016年度大数据创新应用奖。
业界交流(19次)。2014 中国城市信息化大会、2014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与合作年会、2014 中国(上海)国际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博览会暨论坛、2015中国方案商大会暨第十七届金软件金服务颁奖盛典、2015 智慧城市大数据高峰论坛、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经验交流会、港澳台沪鲁两岸五地智慧城市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山东省智慧城镇建设与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会、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会、2015年中国软件大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高峰论坛、首届智慧城市与健康中国交流大会、2016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与合作年会、第四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暨论坛、山东大数据智慧应用高端论坛、十三五新常态发展智慧城市高层专家论坛、全球智慧城市百城市长公益论坛。
3结语
近三年威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做法得到领导、业界和媒体肯定。同时,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威海已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能力及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三位,连续四届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